在沙坡头区宣和镇福兴村,说起李文明、王明霞夫妇,村民竖起大拇指,纷纷称赞。4年前,李文明的母亲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王明霞便一边操持家务,一边伺候婆婆,体贴入微、任劳任怨。
王明霞孝顺婆婆,村里的人都把她当做孝老爱亲的典范,丈夫李文明看在眼里,开心在脸上。李文明说:“我媳妇很孝顺,我妈大小便不能自理,都是她一直任劳任怨伺候着我妈,娶到她是我的福气!”
“王明霞的事迹被传为佳话,成了村里孝老爱亲的典范。”福兴村精神文明宣传干事周秀琳说,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福兴村孝敬老人、互助互爱蔚然成风。
同样在沙坡头区东园镇白桥村,老郑“零彩礼”嫁闺女的事在村里广为传颂。
老郑名叫郑建国,今年56岁。说起老郑,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老汉很‘硬气’,这几年先后嫁出3个女儿,一分钱彩礼也没收。”
“结了婚就是一家人了,要啥彩礼,只要孩子们日子过好才是真好。”郑建国笑着说:“再说现在都提倡不要彩礼,婚事新办,我们正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移风易俗工作的顺利开展,老郑‘零彩礼’嫁闺女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白桥村党支部书记韩风云说,2019年,白桥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离不开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狠抓民风建设,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在全村倡导树立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李文明、王明霞夫妇和郑建国正是我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成效的缩影。近年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宣教引导、示范引领、规范整治等途径,全面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推进移风易俗,首在宣传先行。近年来,我市利用社区微信平台、广告栏、横幅标语、印发宣传单和“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倡议书等形式,加大对《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纲要》《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进行整治。同时,通过开展“反对高价彩礼 倡导婚嫁新风”“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嫁观,以实际行动营造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尚,促进婚姻幸福、家庭和谐。
树立典型,引领示范。我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将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反对攀比之风,破除高价彩礼、奢华办婚、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借助各村自主建立的红白事办理台账,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等先进典型评选的重要依据,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加大表彰奖励扶持力度,并深入挖掘弘扬优良家风家训,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群众身边的好典型引领着社会风尚,共同树立起全市上下向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此外,我市针对农村高价彩礼、奢华办婚等行为发挥社会组织的引领作用,组织志愿者、公益团体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树立科学、节俭、文明办婚礼的新风尚,引导大家自觉破除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